乡土育未来 | 向荣首次乡土课程线下培训后记

11月14-15日,向荣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研究院联手开启首次乡土课程线下培训,我们和7省13校的25名校长共聚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度过了难忘的两天学习成长之旅。早在10月12日,向荣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欣欣教育基金会就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书,计划围绕师资、校园和儿童成长等开发适合乡村教育的试点项目。此次培训也意味着向荣“新乡土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试点项目正式启航!

1587872255640311.png

两天的学习成长之旅中,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海英博士为乡村校长和老师们讲解了乡土课程指导手册的定位、框架及内容,并表达了东北师大和向荣对乡村学校的支持。王海英博士的讲座让大家了解到新时代背景下的乡土课程其实更强调乡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乡土自信的养成。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PBL导师邓豪引领乡村教师和校长们,就乡土课程开发中的经验和困惑展开分享和讨论。

1587872326315172.png


了解我们的乡土资源

在“我们学校所在乡镇是全国大樱桃第一镇,家家户户都种植樱桃,每到采摘季节,家长非常辛苦,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和感受的研究主题。”烟台张格庄中心小学的老师在分享自己学校的乡土课程开展情况时这么说道,张格庄中心小学也根据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如何提高大樱桃的采摘效率”这一研究主题。

1587872421885225.png

乡土课程的开发首先就要依据于乡土资源,那么了解自己所在的土地和文化就成了首要条件。四川的南江县高塔镇金盆小学依山而建,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有着大量川东北地区所特有的植物资源,金银花挂满铁丝网围墙,蒲公英、鱼腥草、金钱草从校园各个角落里冒出来。

1587872477137042.png

因此,高塔镇金盆小学重点确立了“校园养生茶系列”乡土教育课程。让乡村孩子们通过观察、采集、制作(炒制与晾晒)、收集、品尝与茶艺学习的过程,学习和了解蒲公英茶、鱼腥草茶、老鹰茶、梅花茶等茶类的制作和文化背景。这些有内容、有趣的乡土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自发自觉地去领悟知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激发了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动力。

1587872560557089.png


走进田园的孩子眼里会发光

陕西省靖边县第十三小学在乡土课程的实践中,组织孩子们参观靖边博物馆等当地文化古迹,鼓励学生搜集资料,彼此交流与分享,并在自己所调查的研究领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靖边县第十三小学刘小刚老师在分享中说:“我没有想到孩子们参与乡土课程的积极性这么高,在活动中,就连平时调皮的孩子也规规矩矩什么事情都抢着干。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又体现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1587872654895845.png

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思维导图

在乡土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把乡土课程贯穿到校本课程中,何愁学生不乐意学习?

因为我们的乡土课程为学校打造了一个有自己特色和吸引力的“学习场”,在乡土实践课上,孩子们走进田园、体验乡土的魅力,绝对不会无聊发呆,他们的眼神会发光。


有乡土自信的教师更能培养爱乡土的孩子

乡村儿童发展有70%由教师、课程和教学活动所影响,所以乡土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惠及乡村孩子,也更加促进了乡村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自2018年起,向荣曾组织多次乡村校长及教师的线上线下培训,参与乡土课程开发的许多校长和老师都参与过我们的暑期培训,并将培训中学到的steam课程运用到乡土课程的开发中来。在此次乡土课程线下培训中,我们不仅给校长老师们搭建了相互分享的平台,更邀请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海英博士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PBL导师邓豪以工作坊的形式,让大家学习到如何基于项目制学习进行乡村课程实践。

1587872816150526.png

我们的校长和老师们在小组中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相信经过此次乡土课程培训,校长和老师们将会把灵感和建议充分吸纳到本校的乡土课程开发中来,结合自己的校园文化为乡村孩子们提供多元的素质教育。向荣公益基金会在未来的一年中,也将继续携手东北师范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跟踪指导参与乡土课程实践的乡村学校,为学校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让乡村儿童也享受到新时代的乡土教育。

爱心支持 成为义工 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