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起背景
中国政府一直关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开始注意到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困境儿童的受教育权问题,并努力扭转城乡和区域教育不均衡的状况。通过资源的持续加大投入和一系列政策的推行,不仅改善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及教学设施环境等问题,而且实现了儿童受教育权的目标。
虽然儿童“有学上”的教育目标已基本实现,但要让乡村儿童都能实现“上好学”,也就是儿童能得到高质量教育服务的目标,依然面临挑战。城乡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城乡教育不均衡,使得乡村义务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项目解决的社会问题分析
(一)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资源向中心小学倾斜,村小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配置不均衡造成资源稀缺,正常教学活动开展受到挑战;校园生活服务类的基础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支持与满足学生基本发展的需求上存在短板。
(三)作为乡村教育服务者的教师需要支持其发展,乡村教师渴望成长,却受限于资源稀缺,缺少对教师素养提升的技术支持体系和内容载体;乡村教师特别是村小、教学点的教师对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获得感、幸福感较低;多元的、客观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四)乡村教育脱离乡村现实,部分乡村儿童难以发现主科以外的兴趣和自我价值,感觉不被尊重,校园暴力、家庭冲突等现象也偶有显现,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非认知能力的培养缺乏支持性内容和方式,忽略社会情感学习。
三、项目目标
结合每一个地区不同特点和情况,向荣期望能够充分赋能乡村教师,提供学校持续的多种支持,满足乡村儿童学习生活、成长发展基本需求,探索性地解决乡村教育本地化发展的问题。通过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以及行动研究,形成可复制性、可持续性的项目工作模式,促进更多乡村师生发展。
四、项目内容
(一)项目概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向荣设计了“乡村教育支持计划”,包括三个子项目:
欣智阅读:建设由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图书角,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管理的阅览室,建立独具特色的儿童阅读模式,开展“天天悦读”活动。
欣悦成长:项目能够满足学校对个性化的硬件、硬体设施的需要,如改善饮用水环境、宿舍、厕所、浴室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乡村寄宿制学校以及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各类型物资的补充达到能够使学校开展课程活动的要求,促进乡村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欣慧教学:为配合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在提供物质、资金支持、学校改善硬件、网络等情况的同时,通过帮助老师相应技能的提升,掌握一定的方法、获取一定的经验,结合互联网及新媒体应用,帮助乡村儿童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二)项目理念
儿童优先发展:关注每名儿童发展,充分赋能,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做有根的教育:让孩子在家乡的土地上自信、乐观、有尊严地成长。
在关系中成长:建设乡村社区里的学校,重视儿童参与,让孩子们在良好的同伴、师生、家庭和社区关系中生长。
(三)项目服务对象:
乡村地区学校的教师、儿童。
五、项目执行方式
(一)执行方式
1、自主执行
2、与其他公益伙伴联合执行
3、支持专业公益开展项目
(二)执行管理流程
(三)社会参与
1. 在这一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各层级的志愿者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体系。
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志愿者参与到项目本地化建设之中,通过项目的培训和建设县、乡一级项目示范点,使项目加快本地化进程。
3. 乡村老师参与项目执行及管理,使项目落地乡村,实现发展。
4. 部分项目由学生自主管理,如班级图书角;会参与到活动的各个活动中来,成为项目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