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是家乡 | 向荣乡土课程试点实施启动啦
3月18日晚,向荣公益基金会“乡土阳光课程实施”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线上举办,向荣与战略合作伙伴欣欣教育基金会、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及文化行者公益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5所乡村学校的骨干教师们,40余人在云端相聚。
▲线上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由向荣团队的于晓红老师主持,秘书长丁广泉在致辞中提到此试点项目在于不断拓展乡村教育的边界和内涵,实践“有根的教育”。同时代表向荣和关心乡村教育的爱心人士们感谢参与研发的专家学者和校长老师们的信任和付出。
▲东北师范大学王海英博士分享乡土教育的课程体系
5所乡村学校的校长分享了各自学校的特色课程内容和实施进展,他们作为乡村教育的先行者,将在高校专家和向荣执行团队的支持下,探索出一系列本地化的乡土课程。
回顾乡土课程研发历程
2019年秋,向荣携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筛选15所乡村学校作为开启乡土教育探索项目的第一步,并进行了第一次线下培训。
▲2019首次乡土课程线下培训
2020年秋,向荣邀请了热爱乡土教育的5所学校,组建了乡土课程研发骨干团队。
2021年3月,以“我的家乡”为大主题,各个项目校根据本地乡土文化研发的课程试行版已经基本完成。
2021年春季学期,乡村老师们系统而专业地培训真正在哈尔滨、在四川巴中南江县等等地方,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向荣也将总结课程试点的经验持续优化课程。
做根植乡土文化的教育
与城市学校相较而言,乡村学校不仅是地理空间上“在”乡村的学校,更是一座沟通本地和外界文化的桥梁。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乡村文化产生了疏离和割裂,并影响到了乡村儿童对自我和家乡的认同感。
向荣在三年的探索过程中发现,这些乡村学校当地的历史文化都极具特色和内涵,人文景观、农耕器具、风俗习惯无不彰显着浓厚的人文底蕴。我们鼓励乡村学校能通过充分重视并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并将其引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来。
▲四川金盆小学乡土实践
我们希望在编写乡土教材、开发乡土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乡土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首先掌握学科知识,然后学会沟通和团队等技能,最后能成为有文化底蕴、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好少年。
比如四川南江县金盆小学的“我的家乡“主题课程,老师们将带领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地理、风俗、名人、美食等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们通过绘画、调查、搜集资料和动手制作等亲身体验,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全方位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面貌。
▲哈尔滨市朝阳乡中心学校乡土实践
乡土的学习可以让孩子增进对家乡的认知,注重劳动技能培养,帮助孩子们了解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己所生活的土地是多么富有价值,在孩子心灵播下热爱家乡的种子,这颗种子将来才会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他们自信的源泉。
特别致谢
合作伙伴
欣欣教育基金会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种太阳工作室
乡土课程研发团队
曲阜市王庄镇康桥小学
黑龙江哈尔滨市朝阳乡中心学校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康桥小学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回里中心小学
四川南江县金盆小学
安徽肥西县铭传乡中心学校
未来,向荣和专家团队会继续为试点学校提供实地指导和线上技术支持,并在暑期以乡土为主题在湖南、四川、河南和甘肃等地开展乡村夏令营。
我们在试点实施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迭代,并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形成可复制方便实施的乡土课程范本,让乡村师生共同受益共同成长,让家乡文化沁润孩子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