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访校项目调研

时间:2019年11月6日-7日

人员:向荣基金会杨照宇、向荣义工向利萍

调研目标:

1.跟进秋季学期第二批次项目校需求收集情况

2.了解已开展支持的项目校物资使用及活动开展反馈,和新需求情况

3.与湘西关工委讨论合作及地区工作提升计划

4.带领合作伙伴了解向荣湘西地区服务开展情况

主要内容:

马颈坳镇团结小学-村完小

学校概况:学前班-六年级共计150人;其中学前班有17人;教师共计25人,中青年教师占据80%。学校属于马颈坳镇中心小学下村完小,中心校下还有4个教学点,共计12名学生。学校课程按国家课标设置,午饭后13:00-14:00是兴趣小组时间,开展合唱、书法、舞蹈等兴趣课程。学校最近一次综合排名,在吉首市30余所小学中排名第3。

向荣支持情况:9月份第一批需求6面苗鼓和2台乒乓球桌已经到校安置完毕。

新的需求情况:

1、图书需求;学校有一个活动室安置书籍,图书是公益捐助而来,书目比较杂乱;每个班级每周从藏书室挑选50本书籍,带到本班内书柜摆放,供儿童阅读。建议将现有图书进行分类,一些不适合学校老师、儿童阅读的书目,可以与社区联动。再补充班级图书角7个。

2、其他方面:校长提到课桌椅更换、教师电脑更换,经班级查看,现有课桌椅可以使用。教师电脑稍旧,不影响备课使用。

1588229010112581.jpg

马颈坳镇白岩小学-中心校

学校概况:学校进门是非常开阔的运动场,以及新建的教师宿舍。学校现在有幼儿园-六年级共计161人,其中幼儿园有12人;教师共计18人。学校下有两个教学点,有10余人。学校60%以上学生住宿,学生宿舍楼在教学楼的后面,宿舍内学生床铺、生活用品摆放整齐;但是没有宿舍文化的体现。班级内有图书角,阅读活动方面不是很多。老师反馈学校学生成绩合格率在50%。

主要问题:在校老师的反馈是班级授课的班班通老化、运行缓慢,申请支持更换;但据了解,班班通主要是教育部门统一采购支持,会分批次辐射到乡村学校,外部组织的支持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需求问题。此外通过观察班级图书角也是缺乏,但是教师的阅读活动意识需要引导和培养。

1588229037292620.jpg

矮寨镇阳孟克让小学-村小

学校概况:一年级-二年级共计2个班级30人,1位校长2位老师;学校属于矮寨镇中心小学下村小,中心校另有7个教学点,比较偏远;矮寨镇另外一所同名的克让小学,地处偏远,同属于村小,学生人数在8人左右。学校教学楼是新修建的二层楼,教学设备还不完善,教室内墙壁暂没有安装黑板,是用课桌支起简易板子来授课。

教室内除去课桌椅和课本,没有其他教学活动器材、体育娱乐器材、课外阅读等;到达学校时是中午时间,校门没有关闭,孩子们自由出入,在门前大路上玩耍,或去不远的地方买零食。学校内有篮球架,没有适合低年级儿童的运动设备;孩子们在教室门口玩纸牌。

三位老师年龄在40岁以上,教师办公室内有一台电脑,属于三位老师各自出钱均摊购买。没有打印机。老师反馈现在一-二年级的学生,和乡镇级的一二年级学生有很大差距,孩子们的认知比较慢,接受程度比较弱,认知拼音的课程要重复几次教授读写。

主要问题:

1、儿童课外游戏、运动、阅读认知物资器材匮乏,儿童急需有引导的课外文体活动,帮助培养形成兴趣;老师的课堂辅助资料缺乏;建议补充适合低年级儿童的运动器材、游戏用具,支持低幼年级图书角1个,引导老师带领儿童讲故事、阅读绘本、开展简单的运动,引导儿童认知,通过小运动增强身体;

2、教师层面,需要教师拓展培训,希望能为守护这所学校的老师启发思路;在教室黑板/班班通方面,鼓励老师向中心校、教体局反馈,增补教育整体硬件。

3、学校教学楼是新建楼,目前只有一楼的两个班级在用,其他教室空置。是否可以选取一间空置教室,改建成功能室,包括阅读、室内游戏、信息化视频等,并制定活动计划、课程表,方便引入一些线上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教师能力不足,教学内容老旧单一,以及教学点匮乏的教育活动资源。

1588229074574397.jpg

三拱桥学区关刀教学点

学校概况:学前班-三年级,共计40余人,分两班复式教学;两位老师授课。学校位于村庄内,校舍较老,空间狭长,没有校门,活动场地与村委共享,村民邻里从中间穿行往返,开放型的校园学生的安全问题需要特别关注。教师办公室有1台电脑监控,试卷打印是在中心校进行;学生没有课外活动器材;储藏室内有书籍,比较凌乱,需要筛选、分类整理。学生的营养餐放在办公室内,出现过被偷的情况,现在营养餐放在就近居住的老师家里;学校厕所安全和卫生隐患比较大,急需改造。校舍后面的居家是一个小卖部,同学们课间从这里买零食到教室内吃。

主要问题: 

1、学校提出安装防盗窗、安装校门;虽然学校是出于被偷营养餐、学生安全的角度,也要考虑必要性、可行性和价值。因学校地处南北通道间,隔断前后通道、建成封闭围墙,需要整体布局,操作性弱;安装大门,将缩减儿童活动空间,课后仍需要打开校门进行活动,校门的意义价值不大。校园的安全不仅来自于铁窗户和铁大门,更重要的是教师意识、家长意识、周边居民意识的提升。

2、厕所改造。厕所问题很大并且比较急需。但这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事务,还涉及到村委会、旁边的住家,是一个整体改善、管理的问题,需要从整体考虑。

3、学生需要补充文体设施,图书角和简易运动游戏用具。但目前教室空间比较紧张,隔壁杂物教室可以整理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阅读功能室。

4、教室内有远程电视,当时没有打开使用,可以鼓励教师们怎么样更好的利用这个资源,让教学点的学习和生活多一点色彩。

5、教室内外墙壁颜料脱落,可以通过刷新的方式,让整个校舍更加明亮,给孩子们学习更多的舒适感。

1588229122241498.jpg

三拱桥学区泡水教学点

学校概况:学前班-三年级,共计60人,二三年级复式教学;共3位老师。新校门已经建好,暑假彩绘墙壁和教室保存较好。图书角正常使用中,老师带领阅读和儿童自我阅读在同时开展,老师向我们展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类拼音图画书;但是图书角的管理较差,书籍摆放比较凌乱,在儿童自主管理、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还需要老师多引导。

教学楼目前有三层,教室设置在一楼,二楼、三楼分别是教师办公室、教师宿舍。教室内有远程电视,但不知道日常上课应用情况。老师有反馈,复式教学班级一边上课另一边的秩序不能把控,使得上课质量不是很好。建议老师对整个教学楼改善功能区规划,将教师宿舍、办公室、储藏室调整、归类合并,空余教室可以用于分班教学,设置功能室。

根据图书角的阅读情况,会适时增补图书;信息化教师电脑、打印机都在正常使用。教室内学生课桌椅参差不齐,教师办公室办公桌椅也比较破旧。

其他方面:需要教师培训。在泡水教学点,在教学上课时间之外,老师下课后不会离开,有很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校园里。但是老师缺乏学校的归属感,对于校园环境的保护、校园文化的打造、教学楼功能区的调整、课外活动组织等,缺少管理和建设意识。是否可以尝试对老师进行培训和引导,让老师带领孩子们成为校园的主人。

1588229146626798.jpg

花垣县民乐小学-中心校

学校概况:一年级-六年级,共计1400余人。2006年在欣欣教育基金会1万美金支持、教育局配套58万元兴建5层教学楼。伴随生源不断增加,2017年爱心企业捐赠于政府配套建设新教学楼,容纳学生1300余名。原欣欣教育基金会建设教学楼改为功能教室,包括微机室、实验室、工作站、教师之家等。学校基础设施完善,体育活动丰富。下有七个教学点,计300余人,中心校与教学点互动比较少,没有教学活动的干预。

主要需求:学校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现有信息技术教室是2013-2014年配备;学校有专职信息技术课程老师,组织学生信息技术社团,并参与过地区科技创新比赛活动。现有学生机房电脑老旧,已经全部停用,学生的上机课已经停止,采用班级里视频上课,没有实体操作。申请更换信息技术教室电脑50台(显示屏、主机、键盘),学校会组织专职老师培训和学习,重开上机实践课,并继续组建学生社团、开展学生兴趣活动,让信息化良性助力儿童学习和成长。

1588229173395386.jpg

凤凰县禾库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校

学校概况:一年级-九年级共计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师90余人,在编70人,中青年老师占30%。下有18个教学点共计学生300余人,其中禾苗、龙角教学点人数在60-70左右。本学期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体育竞赛,访校期间正在举办四年级-九年级班级篮球赛。2018年度支持打印机、电脑,运行情况良好;2019年度9月份支持27个班级图书角,受到学生的欢迎,每个班级有设置儿童图书管理员,管理和登记图书借阅;同学们对图书角比较爱护,在问道喜欢看哪些书,四年级的同学分享到三国演义、西游记图画书,还提出希望有多一些的科幻图书。

主要问题:禾库镇学校是向荣推荐参与首师大云桥学院共同体计划的项目学校之一,但是在共同体计划组织开展过程中,学校参与老师积极性比较弱,学习互动性、作业参与情况都很少。在与老师反馈这个问题时,老师提到学校教师非常期待有学习培训的机会,但是对于网络课程学习方式比较不习惯,加上推荐参与的教师小组一般是骨干教师,教学任务、管理任务都比较重,学习讨论时间比较少;希望能有线下集中培训的参与机会。

向荣项目校对于参与信息化培训的认知和经验比较少,在这些参与校内,如何激励校长和老师,发挥老师的积极性,引导和陪伴老师成长,需要机制设计。

泸溪县杜家寨村-扶贫村

村落概况:村杜家寨村是关工委覃老师落位于吉首市泸溪县,距离吉首市车程2.5小时,途中山路比较多,耗时要长。村落原有300余户1000余人,因外出打工,当前主要是留守老人300余人。湘西州关工委在村里开展为期一年的精准扶贫支持,围绕生产、养老、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开展。村内原设有教学点,后来被取消。暑假、寒假,村内儿童有50人左右。2017年推进美丽农村建设,村内环境卫生较好,传统建筑保存较好。

主要需求:

1、建设留守儿童之家,需要图书、桌椅。原教学点教室位于村委大院,现教室空闲,可以用于阅读、开展文化活动。

2、开展儿童寒假营/夏令营。假期间村内儿童比较多,缺乏娱乐活动。村内有空闲房屋,可以供5-6位志愿者居住;村内苗族民俗保留较好,有主题、有内容。考虑到冬天气温较低,教室活动空间不足,不便于活动开展。建议夏天暑假可以尝试开展。

调研意见:

1.教学点亟需文体活动支持及相关活动物资补充。教学点一般有2-3位老师,并且年龄较大,课程内容以主科为首,没有兴趣课程,缺少课外活动,校园没有氛围,对孩子们缺乏引导。下课后的孩子们不知道干什么,吃零食、玩纸牌、出校门到交通要道上,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行为安全、精神风貌需要校园文体活动引领、益智体育游戏工具陪伴。通过增补简单游戏用具、体育用品,给孩子们更多活动的选择,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学习娱乐方式。

2.教师培训。老师们需要获得启发和支持,中心校老师需要通过培训知道如何开展特色儿童活动,教学点老师需要通过培训了解如何借助已有资源丰富校园活动,此次调研中看到教学点内有远程视频设备,在教学点师资匮乏的情况下,支持老师操作和使用远程终端,让远程设备发挥功能和价值,提升教学点教学水平、补充教学资源。

同时要引导教师对于校园环境、文化、秩序、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建设能力,促进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的意识。

3.教师激励。对于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培训的项目校和老师,要促进老师的积极参与,以及在实际教学的应用。结合地区的教育政策,项目校的融合和认可,老师的评优等等,从整个微观中观察环境改善,探索地区性教师激励机制。

4.理清界限。对于项目校专业教学设备例如班班通的申请,是教育部门专项配置物资,经由教育部门规划再分批配备,将渐次覆盖全部学校。向荣对项目校支持的视角是急需的、补充性、撬动性的,以有限的资源服务更多的儿童。因此对于项目校申请,要做划分和分层,理性支持,避免重复性的消耗。

后续工作:项目校需求满足,对于急需迫切的文体设施、图书角等需求,尽快按照项目程序确定推进

爱心支持 成为义工 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