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荣探索 | 乡村教育现状及改造方向

1587907212887703.png

根据邬志辉教授在向荣2018成立大会演讲整理


邬志辉,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向荣公益基金会战略顾问。在本文中,邬教授重点讲述了乡村教育的整体状况,具体问题、以及他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性意见。


乡村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进城的学生导致城镇大班额班级的出现和教师短缺,造成了“城挤”;乡村学校撤并导致出现大量寄宿学生和寄宿制学校,造成了“镇宿”;而教师招募水平没有限制、小规模学校数量大导致教学质量较低,造成了“乡弱”。

1587907488343184.png

虽然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使农村学校的硬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乡村教育还面临很多挑战。邬志辉教授认为“在地化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是改变中国乡村教育迷茫、混沌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通过“在地化”解决中国乡村教育具体问题

1、教育质量低下

乡村学生受教育年限延长,但因为教育质量不均等,学生的认知技能不足,对自我及国家的长期发展贡献度低,在地化教育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在地化教育理念主张通过重建乡村学校、社区与环境的大生态系统,通过基于一方水土的体验式学习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在地化教育所立足的“地方”承载了本地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不同侧面的意义,为教学提供了极佳的情景和内容。

邬教授提出可以通过语文课、社会课、科学课等,让乡村儿童在学好的普通话的同时也不丢下家乡话,做到先“识地方”,再“识世”,在过程中形成主动式、参观式学习。

2、学生认同危机

很多乡村儿童既不熟悉、不热爱、不认同家乡,又难以被城市认同、接纳,致使精神漂泊,在地化教育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一方水土的人文与生态构成了人的身份认同基础,所以邬教授认为生态化教育能保障人的多样性,教育要以一方水土为依托,让儿童与水土形成良好的沟通。

可以通过自由游戏、艺术、科学实验等儿童与自然互动的真实情景,培养乡村儿童与环境相互依赖的意识,有助于儿童深度学习,培养儿童创造力同时建构他们的生活能力。

3、教师身份迷失

教师身份的多元化(本地、外来、长住)导致教师在文化上缺少本土知识,难以融入乡村社区,在专业上陷入狭隘的标准化,如何通过“在地化”改变这一现状?

邬教授提出归正教师身份迷失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培养教师“在地教学”核心技能,教师要学会寻找本地文化资源,利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索当地生态与文史等教学方法,围绕本地主题创设教学单元。第二是新到乡村教师应以对土著知识的尊重为教学策略,向地方学习,与当地人一道为培养青少年可持续生活能力而努力。

4、学校社会失联

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乡村学校越来越走向封闭,与生活、社区、生态失联,如何利用“在地化”使乡村学校不至于沦为教育的“孤儿”?

邬教授认为解决学校社会失联问题,首先要开展生态教育,进行小公民、小乡贤教育,利用“在地书写”等方式让学生获得真实写作体验的同时,用知识建立起儿童、学校和生态的联系。其次要重拾生活教育,比如李元昌教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把儿童培养成乡村里的小记者,这种开放的、对话的、创造的教育能够以知识改造乡村社会,继而以校风改变家风 推进民风,培养有责任感、创造力的乡村儿童。

1587908039995238.png

未来,向荣也会积极践行“在地化”的教育理念,联合、培养各项目区当地志愿者力量,将地方性的风土人情、文化知识与儿童的好奇心、教师专业技能和专家理论结合在一起,为乡村儿童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创造性。

爱心支持 成为义工 订阅我们